-
全国服务热线
-
15804090119
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又成长出哪些功能?
来源:
苏州森合知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12日
地下管廊人工巡检必不 可少
针对地下管廊的巡检所进行的工作,包括定期巡检、检测、风险预警及维修保养等,是为保证管廊设施系统与设备具备正常运行所必不 可少的。
即使在今天电力自动化已经达到相当高水平的现实下,为避免仪器仪表的老化和错误识别,也必须进行人工巡检工作
管廊人工巡检,对运行设备进行感观的简单的定性判断,主要通过看、触、听、嗅等感官去实现的,对主要包括对设备外部损伤、锈蚀、冒烟、着火、异味、异常声音等巡视,个人判断为主,主管差异大。
人工巡视的管理、安全性及与后台运维管理系统的及时对接一直是困扰巡检管理工作的难题。
管廊人工巡检的弊端
-
个体差异:巡检人员的生理心理素质、责任心、工作经验、技能水平差异都会造成少巡、漏巡、错巡的可能性。不借助仪器只是简单的巡视,精 确度较低。
-
人身安全:长期近距离接触用电设备,特别是在恶劣气候环境下,对巡视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有一定的威胁。
-
恶劣环境:恶劣环境,比如地下渗水或有害气体出现,可能阻止巡检人员按时到岗;而边远地区有很难找到和留住合格的运维巡检人员。
-
信息流失:采集的设备信息无法及时、准 确、数字化的上传,因此巡检信息的有效性应用大打折扣。
地下管廊巡检机器人时代的来临
永不疲倦的连续作业极 大节省人力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
利用机器人的不间断工作实现7*24小时巡检
-
只需聘用少量技术和管理人才, 减少人力资源成本
-
减少复杂的人员协调和沟通成本
机器人严格的标准化操作消除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运维失误
-
通过机器人的视觉和感官准 确、客观地反映系统运行状态
-
用机器人代替人巡检可减少人的个性化肉眼识别带来的失误
-
利用机器人的网络互连功能实现数据的实时上传
-
采用标准的巡检路径,避免巡检工作对机房周边设备的影响
AI技术的应用解决设备差异化带来的运维复杂度
-
通过云端AI定制机器人的巡检功能
-
利用机器人自学习功能解决管廊内线路及设备巡检的差异化
-
通过机器人的可编程接口实现与后台监控和运维管理平台的无缝接轨